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简介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CN:11-6018/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刊载我国渔业领域质量安全和标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技术资讯及研究成果,搭建渔业质量与标准工作沟通交流的平台,提高渔业质量和标准水平,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收录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和标准研究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综述等。
杂志文章特色
1.《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2.《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3.《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中文摘要要求300字左右,阐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含重要数据)和结论。关键词一般3~8个,中英文一致。
4.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5.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6.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
7.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8.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研究论文,检验与检测,风险评估,官方评议,生产过程质量,综述,病害与渔药,产品质量,环境质量,标准研究,质量安全监管,动态信息,专家论坛,能力验证专题研究,质量管控技术,学科建设,水产养殖质量管理与技术,质量安全管控技术,其他_征订启示,生产过程与质量,营养品质评价,动态信息_简讯,水产加工质量管理与技术,病害与鱼药,标准化研究,渔业标准化,行业资讯,标准,其他,通报
摘要: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种属间风险程度不同;海洋食品生产周期和链条较长,造成质量安全控制难度加大,因此, 提升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水平势在必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将在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方 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国内外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产业和科技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科 技的发展趋势,预测了国内外检测技术、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为海洋食品质量与安 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赤潮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与赤潮伴生的贝类毒素污染事件多发,给中国的近海 生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构成了威胁.其中氮杂螺环酸毒素即为在中国海域最新发现的毒性强、 残留高且代谢慢的一类脂溶性贝类毒素.研究发现, AZAs产毒藻广泛分布于中国近海,该毒素在双壳贝类中也多次 被检出,已成为贝类质量安全的又一重要隐患.文章综述了 AZAS 的理化性质以及其毒性机理,现有的中国监控手 段,并对生物检测法和液相色谱检测法等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全球化分布趋势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期为相关风险评 估研究提供参考.
摘要:水产品是食物过敏的主要致敏因素之一.部分海洋生物如硬骨鱼、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是常见的致敏水产品, 其中含有的小清蛋白、原肌球蛋白、胶原蛋白、精氨酸激酶、肌球蛋白轻链、肌钙结合蛋白、肌钙蛋白C%磷酸丙糖异构 酶和血蓝蛋白亚基是主要的水产品过敏原.文章就水产品过敏反应类型、致敏机理、过敏原检测技术与脱敏方法进 行了梳理总结,预测了水产品过敏原在风险评估、检验检测、脱敏加工方面的研究前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水产品中 过敏原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摘要:在(20±3 )℃ 水温条件下,对大黄鱼肌注50 mg/kg恩诺沙星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 谱法测定血浆、肌肉、肝脏和性腺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含量水平,研究恩诺沙星在大黄鱼体内的代谢 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大黄鱼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在血浆、肌肉、肝脏和 性腺中的达峰时间(Tmax )分别为0. 170、0.500、1.000、1.000 h,分布半衰期(@V2!)分别为1.085、12.579、7. 155、 18.642 h,消除半衰期(T1/2a)分别为30.484、 51.971、 47.823、 69.315 h#恩诺沙星主要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大黄鱼体 内的药时数据不符合一室和二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大黄鱼体内吸收分布迅速,消除较快.以肌肉作 为靶组织,根据休药期公式,计算得到恩诺沙星在大黄鱼体内的休药期为18.7 d.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 不低于19 d.本研究结果可为大黄鱼养殖过程中科学使用恩诺沙星提供参考.
摘要:通过研究磺胺二甲嘧啶( slfamethame, SMZ)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作用,确定关键毒理学参数,分析SMZ暴露浓度、暴露时间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孵化率的影响及致畸效应,评估SMZ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作用,为预测磺胺类污染物的环境风险和生态毒性提供基础数据.以斑马鱼胚胎为受试生物,进行梯度浓度SMZ溶液96 h 急性毒性暴露实验,暴露方法为半静态法,每隔24 h 更换-次溶液,溶液更换前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暴露溶液浓度在理论浓度± 20%以内.体视显微镜观察统计12、 24、 48、 72、96 h p f胚胎死亡率和48、 72、96 h p f胚胎孵化率, 0ri-gm P- 8 . 0 进行数据分析;显微观察并记录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畸形现象.以死亡率为参数,低浓度SMZ(0. 001 -10 mg/L)暴露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无显著性影响(F 〉0.05) ;中等浓度SMZ(10 ~300 m g /L )暴露下斑马鱼胚胎死亡率显著降低(F 〈 0.05 )#高浓度SMZ (500 ~ 1 000 mg/L)导致斑马鱼胚胎死亡率显著性上升(F 〈 0. 05 ) ,致死效应主要作用于胚胎发育早期(48 hpf内);在 1 000 mg/L SMZ浓度暴露下,96 h p f胚胎致死率约为2 8%.以孵化率为参数,低于 1 mg/L的SMZ对胚胎孵化率无显著性影响(F 〉 0. 05 ) ; 1 - 700 mg/L SMZ对斑马鱼48 h p f胚胎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F〈0. 05);高浓度1 000 mg/L SMZ下48 h p f胚胎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F 〈 0 . 0 5 ).以致畸率为参数, 0.001m/L 以上SMZ诱导48和72 hpf斑马鱼胚胎出现致畸效应,表现为胚胎脊柱弯曲、心包囊肿、色素生成增加、尾部缺失、躯干发育不全等现象.研究表明,低浓度SMZ(0. 001 m/ L)对斑马鱼胚胎即表现出较强的致畸性,但其致死效应并不明显;中等浓度SMZ对斑马鱼胚胎孵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降低96 h p f胚胎死亡率,对96 h p f胚胎的最低效应浓度为10 m/L;高浓度SMZ暴露下,96 hpf斑马鱼
点评详情